(資料圖)
6月1日零時,香港有線電視收費廣播牌照正式終止,開播近30年的香港有線電視收費服務告別觀眾。香港有線電視前稱香港九倉有線電視,是香港的收費電視,1993年10月正式開播,最多時曾有100萬用戶。今年2月14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批準香港有線電視放棄收費電視牌照。
香港有線寬頻集團早前表示,香港有線電視30年來為全香港市民創作了不少經典節目,超過120個收費頻道提供新聞財經、體育、生活娛樂資訊等優質節目,但隨著新世代觀眾習慣轉變,有線電視將轉換至免費電視及網上平臺。據了解,收費服務停播后,有線寬頻集團旗下3個免費電視頻道,即76臺香港國際財經臺、77臺HOY TV、78臺HOY資訊臺,以及網站和手機應用將繼續為全港市民提供24小時免費新聞資訊、綜藝內容及劇集。集團其他業務,包括寬頻通訊、電話服務、網絡建設、流動通訊等,也會如常繼續營運。
香港《大公報》也就此事發文《敵不過互聯網時代的沖擊 香港有線收費電視6月終結》,詳細介紹了香港有線的母公司有線寬頻的一系列操作。當然,香港有線的選擇屬于個案。但是,世界各地也有不少電視臺開始采取相同策略。
20世紀末,天空電視臺在英國開啟收費電視模式,成為當時廣電行業一大創舉。很多人甚至質疑這種模式不會成功。但是在英國這個電視頻道比較少的國家(無線開路電視僅5個頻道),天空電視臺一下推出200多個頻道供消費者選擇,基本套餐也有70多個頻道,在這里,許多小眾的愛好能夠得到滿足,大眾的內容則有更多選擇和更優質的服務。受此吸引,英國用戶紛紛購買其收費服務。天空電視臺的成功也讓全世界掀起付費看電視的風潮。
在我國,觀眾從閉路電視時代開始付費看電視,大家覺得這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如果線路和機頂盒不進入家庭,是看不到什么電視頻道的。豐富的衛星電視頻道內容更讓有線電視有了收費的底氣。然而,隨著電視市場競爭加劇,IPTV、OTT大幅擠壓有線電視市場,自2016年以來,全國有線電視用戶開始流失。
今年4月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億戶,同比下降1.96%;智能終端用戶3745萬戶,同比增長12.63%。全國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用戶超過3億戶,互聯網電視(OTT)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2.7億戶。
一面是用戶的不斷流失,一面是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對于有線電視而言,收費還是不收費,現在真的成了問題。一些地區也曾采取措施,展開有線電視保衛戰。如山西某縣將“免除城區居民有線電視網絡收視費”列為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通過“政府購買,城區居民免費”“老用戶免費重新開通”“老用戶免費移機”“退費”等一系列舉措,吸引新老用戶;也有地區面向特殊人群(如,低保群體),提供有限電視免費觀看服務,但整體而言,仍是政府買單,而非有線電視公司主動免費。此番,香港有線電視終止收費服務,或為行業帶來更多思考和啟發。
在三網融合大背景下,曾經占據電視播放服務主體地位多年的有線電視,既面臨著巨大挑戰,也存在很多發展機遇。有線電視公司可以跳出基礎設施提供商和服務商的固有觀念束縛,將自己視為互聯網創業公司,充分利用三網融合優勢,探索出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與此同時,有線電視公司也需總結分析自身發展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加快推進雙向互動網絡改造,如此才能把握發展機遇,贏回觀眾,贏得市場。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