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絡從3G時代就開始支持廣播技術,3G/4G/5G均有針對廣播場景而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此同時,廣播電視大塔網絡則有一套自己的技術體系,以中國為例,DTMB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廣播電視技術,DTMB-A面向車載移動接收,目前已經完成標準化但尚未在國內商用。隨著5G的成功商用,5G手機走進了千千萬萬家庭,進一步方便了人們的溝通和生活。國內廣播電視進手機的呼聲日益高漲,原本不相交的移動通信和廣播電視開始有了交集,5G廣播登上舞臺。有趣的是,5G廣播有真假之說,真5G廣播和假5G廣播,要清楚這些故事,還要從5G廣播的前世今生開始說起。
話說3GPP當年向ITU提交了兩套5G標準,分別為eLTE和NR,都是Release 15版本。3GPP每逢代際演進,為了減少分歧和爭議,一般把老一代的技術改良和新一代的技術同時提交給ITU,做為新一代標準的候選。例如當年4G剛出來的時候,有3.9G的說法,離3G有0.9G,距離4G只差0.1G。其實運營商不會部署老一代技術,國內的運營商就不再新增4G的基站了。即使3GPP把eLTE也提交到了ITU,大家心里仍然認為只有NR是真的5G。3GPP R16 EnTV是eLTE技術的進一步演進,連接4G核心網。3GPP R17 NR MBS是5G支持廣播場景的技術,是5G NR技術的演進,連接5G核心網。讀到這里,讀者也許就會明白為什么會產生兩套5G廣播了,一套是eLTE的5G廣播,可謂“假5G廣播”,另外一套是NR的5G廣播,也即“真5G廣播”。下面按照真假5G廣播出現的時間順序分別介紹這兩套5G廣播。
(相關資料圖)
假5G廣播:3GPP R16 LTE EnTV
3GPP R16 LTE EnTV發展歷史
2016年, 3GPP R14提出EnTV(Enhanced TV),意圖支持更大覆蓋范圍的大塔以及無SIM卡的單接收模式。為了滿足上述需求,3GPP物理層工作組對LTE空口做了巨大改動,把最基本的子載波間隔和CP長度等參數也改掉了,新增了7.5k/1.25kHz子載波間隔,支持最長200usCP長度。這樣的改動與原有的LTE技術完全不兼容,這也造成了R14 EnTV遲遲無法商用。為了實現R14 EnTV,無線網絡設備商不得不重新做硬件,而終端芯片也無法與原有的LTE終端芯片兼容。R14 EnTV本質是借了3GPP的殼,下了大塔廣播電視的蛋,既無法與移動通信體系兼容,也沒有得到移動通信產業陣營的支持。
R14 EnTV功能并不完善,但3GPP R15階段所有的公司都在忙著5G第一個版本的制定,沒有時間去完善R14,因此,R14的修補工作被拖延到了3GPP R16。3GPP R16 EnTV于2020年3月凍結,技術上進一步做了優化,循環前綴CP長度進一步擴大到300μs,子載波間隔最小為0.37kHz。由于網絡部署時只能選擇一套參數,因此,同一個網絡中,無法既支持固定接收(0.37kHz),又支持高速移動接收(15kHz)。
3GPP R16 LTE EnTV技術簡介
技術架構上EnTV與eMBMS相似,采用LTE網絡架構,需要連接4G核心網,新增BM-SC、MBMS GW、MCE功能或實體。EnTV的技術特性如下:
第一,EnTV定義了全新接口,支持更大覆蓋范圍。CP長度最高可達300us,最大覆蓋范圍可達100km。不過,這套參數集由于子載波間隔太小,無法支持移動接收。空口協議的巨大改動帶來了好處的同時,也有副作用:與原有LTE協議不兼容,因此,EnTV無法復用原有LTE終端芯片,手機終端必須添加額外一個獨立的芯片,這有點類似當年的CMMB,增加了EnTV產業推廣的難度。
第二,EnTV支持無SIM卡接收。終端無需插入SIM卡,即可接收廣播電視。
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有公開的3GPP R16 EnTV網絡的測試報告。
真5G廣播:3GPP R17 NR MBS
5G NR廣播技術(也稱為5G NR MBS組播廣播技術)是3GPP R17版本5G國際標準的重要功能特性,由中國廣電聯合全球行業伙伴支持完成相關標準立項,并牽頭完成廣播應用場景設計、5G NR組播廣播網絡增強架構等相關重要標準制定工作,完成3GPP數十項重要技術文稿和標準提案。
NR MBS的發展歷史
? 2019年12月結束的3GPP #86全會,中國廣電推動R-17 NR MBS技術的提案立項并獲得通過。
? 2020年9月召開的第89次RAN(無線接入網)及SA(系統和服務)全會電子會議,中國廣電分別提交了支持5G NR MBS 的議案(RP-201765、SP-200814)。
? 2020年12月,3GPP決定,5G最新演進版本R17于2022年6月完成版本協議代碼凍結。
NR MBS主要技術特點
第一,NR MBS可以支持無卡接收和跨運營商接收。NR MBS終端無需安裝SIM卡,無需接入運營商網絡,就可以接收廣播電視。3GPP 24.575協議詳細定義了終端預先配置的信息,只要按照標準實現,NR MBS終端就可以實現無SIM卡接收廣播電視。
第二,除了廣播之外,5G NR MBS還可以支持組播。廣播技術既可用于傳統電視廣播業務,也可以用于應急廣播以及移動通信網絡的流量卸載。組播技術主要面向移動通信場景,用于場館直播、多視角觀賽,AR/VR/4k/8k, 演唱會、賽事直播、移動視頻直播、點播和新型交互式視頻服務等服務。NR MBS的上述特點,使得移動通信終端(手機)天然支持廣播電視接收,極大降低了廣播電視的終端產業推廣難度和成本。
第三,NR MBS不設計專用的物理信道及幀結構,不引入新的物理信道,完全復用PDCCH/PDSCH。無線網絡設備不需要額外的硬件升級,空口資源利用效率更高。這一特點使得廣播電視大塔可以使用移動通信的基站,從而分享移動通信網絡成熟的網絡管理和網絡自動化運維等經驗。此外,由于不涉及物理層改動,現有的手機終端通過空口升級支持NR MBS成為可能。
第四,簡化核心網流程和設計。為支持NR MBS,需要在5G SA網絡架構基礎上,新增和改造幾類網元,包括引入MBSF(用于業務處理)、MB-SMF(用于業務控制)和MB-UPF(用于業務傳輸)等,基于5G核心網現有架構升級上述網元,升級擴容簡單、業務上線速度快。
NR MBS實際網絡能力測試
中國廣電與行業合作伙伴合作,利用商用的5G NR網絡平臺和支持5G的智能手機,開發了5G NR MBS端到端原型驗證系統,在北京、南京、上海對移動和固定接收進行了高塔部署的現場試測。
基站部署在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塔,距離地面207米。使用定向天線,一個指向東方,另一個指向南方。
設備安裝在一輛沿著不同路線移動的汽車的頂部。下表的測試結果表明,在密集城區場景下,在車速高達70km/小時條件下,5G NR廣播電視的最遠傳輸距離超過12km。考慮到安裝在大塔上的基站設備功率較小,進一步增大發射臺的功率,最遠傳輸距離還可以進一步增加。
南京、上海也進行了NR MBS大塔廣播測試。上海的測試結果表明:測試設備可以在距離東方明珠電視塔29.7公里以外的地方接收到高質量的視頻廣播服務。
綜上測試結論證明,NR R17廣播支持蜂窩及大塔部署,大塔部署下可覆蓋~30km,移動速度支持>70km/h。
最后,綜合上面的描述,下表給出了“假5G廣播”- R16和“真5G廣播”- R17的比較。
“假5G廣播”- R16“真5G廣播”- R17
3GPP標準名稱R16 LTE-based 5G terrestrial broadcast,簡稱R16 EnTVR17 N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簡稱R17 NR MBS
協議改動新空口協議:新增7.5k/2.5k/1.25k/0.37kHz子載波間隔,與LTE不兼容復用NR物理層
支持業務廣播電視廣播電視、移動互聯網業務
終端影響需要新硬件新芯片軟件升級
網絡設備定制設備,成本高移動通信基站
支持頻段標準正在制定中600/700/800MHz以及移動通信頻段
產業支持僅有少量公司支持移動通信產業支持、部分廣播公司
系統帶寬6/7/8MHz5/6/7/8/9/10/15/20/30/40/50/100MHz,其中6/7/8/9MHz通過產品實現
部署方式只能用于大塔部署大小塔均可,支持大小塔協同
覆蓋范圍取決于發射功率,最遠可達100km取決于發射功率,最遠可達100km
是否需要核心網是,4G核心網是,5G核心網
無SIM卡接收支持支持
ITU標準情況
2022年9月30日,國際電聯ITU-R 負責廣播業務的第六研究組(SG6)會議批準了由中國提交的5G NR廣播。本次會議中國總共提交了六篇提案:5G NR廣播標準、5G NR廣播南京技術試驗、在ITU-R建議書《VHF/UHF頻段內用手持接收機移動接收的地面多媒體廣播的糾錯、數據成幀、調制和發射方法》和ITU-R報告書《數字地面廣播系統》《廣播多媒體和數據應用的移動接收》中增加獨立的5G NR廣播作為無線移動電視系統等等。ITU SG6小組將R17 NR MBS定義為System N,自此,NR MBS正式被ITU接納,成為與DVB-T, DTMB等并列的廣播電視技術。與此同時,R16 EnTV也被ITU SG6接納為System L,也成為與NR MBS并列的廣播電視技術。
結束語
最近廣播界出現了真假李逵事件,著實是個好消息,說明產業熱度逐漸升溫。一句話,真假5G廣播,熱熱鬧鬧,歡歡笑笑。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