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由勾正科技、流媒體網聯合舉辦的“第四屆2023中國智慧屏行業發展峰會(COIDS)”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峰會以“營銷增長確定性”為主題,邀請智慧大屏與營銷領域的行業領袖與企業翹楚,從政策、實施、生態等多維視角展開深度的行業思考、分享和交流,共同展望2023、聚焦營銷增長。
會上,來自廣電領域的專家做了題為《互聯網電視發展的思考》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分享的主題是“互聯網電視發展的思考”,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互聯網電視概述、規范互聯網電視市場、合法合規開展業務、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互聯網電視概述
從2011年發放第一張互聯網電視牌照開始,互聯網電視業務發展到現在已經12年了,市場規模已經非常大,官方口徑統計的互聯網電視用戶數超過了10億,但實際上這個用戶數有很多都是重疊計算的,比如大家家里的電視上不可能只安裝一個互聯網電視應用,而是會安裝多個,這樣數據就會有重疊。如果從終端統計來看,大概有4億多。
說互聯網電視業務,就不得不說2011年發布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181號文),這個文件為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件發布到現在已經12年了,我們還是遵循著這個文件的要求。今年,互聯網電視出現了一些輿情,我們也在加強管理,依據的仍然是這個文件。很多人認為這個文件發布時間太久,適用的范圍是不是依然合適,經過我們研究來看,這個文件發布的時候是很有前瞻性的,現在還不過時。
181號文提到,設立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和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通過兩個機構進行互聯網電視的運營。設立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實際上就是“開超市”的角色,可以在超市中設置一個個貨架。誰來填滿這些貨架?就是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每個超市里面的東西有可能重復,但這也是側面讓這些超市提升自己服務質量的方式,比如超市和超市之間的價錢不一樣、贈品不一樣,人們的選擇也就不一樣。
當時先后發了7張牌照,也是希望這些集成平臺互相競爭,提升服務質量。相較而言,服務平臺主要是提供內容,要靠差異化,內容好,大家就會需要你的東西。
當時還提出了小集成大服務的理念,集成機構主要負責審查所接入的內容服務平臺資質是否合法,但不負責對具體的節目進行播前審查。集成平臺對終端產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每個集成平臺只能接入一個電視機。
181號文誕生的時候,互聯網電視業務主要是以機頂盒的形式存在,互聯網電視一體機不能說沒有,但是鳳毛麟角,2015年之后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才開始大規模爆發,所以當時都是機頂盒的形式。
當時我們希望由集成平臺發終端,從而具備終端的完全把控權,硬件是歸集成平臺的。結果沒想到智能電視機迎來爆發式增長,終端所有權并不在集成平臺手里,而是由電視機廠商掌握。所以當時我們希望由集成平臺完成獨立的用戶管理、計費認證體系等,但是后來整個終端都是由電視機廠商掌握,很多權利相當于旁落了。
互聯網電視市場的發展這些年看起來非常蓬勃,但是很不健康,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電視不好看。尤其對很多老人和小孩來說,電視越來越不友好,比如打開電視不知道看什么,即使知道想看什么但找半天也找不到,整個互聯網電視市場并沒有獲得很好的認可。
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畸形發展,我們總結了很多原因,比如電視機廠商越位了,自己集成內容、自己定義收費包、自己收費等。集成平臺缺位了,用戶管理、計費這些能力都沒有完成,或者是跟終端廠商合作完成的,在整個管理上是缺位的。
比如內部競爭開始有惡性競爭的傾向,比如廠商不再是純粹賣電視,而是賣服務,這個理念并沒有錯,用一個較低的價格把東西賣給用戶,然后靠收服務費,希望長久運營。但之后,行業開始打價格戰,很多電視機廠商非常痛苦,被迫都跟進。電視上開始集成越來越多的內容,也有很長時間的廣告來補貼成本。在這種環境下,用戶的電視使用體驗越來越差,市場就開始不健康了。
到2016年,廣電總局發布了《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6號令),發這個規定的時候,是看到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問題了。
在這個文件中,專網和定向傳播是分開的,專網說的是IPTV,定向傳播就是互聯網電視。很多人不理解互聯網電視業務怎么是定向傳播?因為在我們的理解中,看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都是集成平臺的一對一服務,它是定向向你提供服務的,所以它是定向傳播。
6號令強調了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在內容服務和集成播控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合法性,補充了對互聯網電視和IPTV的管理要求。
2016年發布的6號令,開始很多人不太理解,但實際上,是因為發現市場上有各種各樣不好的苗頭,所以在重申這些管理平臺的核心管理地位。
6號令對IPTV和互聯網電視業務統一進行了描述,很多人在理解上有點不到位,描述得也不是很清楚,集成播控平臺和集成平臺的關系就沒說清楚。比如IPTV的集成播控描述得很清楚,既要集成還要播控,但是在互聯網電視里面只說了集成,里面涉及到內容的審核、內容的組織都是由內容服務平臺完成的,它是一個小集成大服務平臺的概念,所以這兩個是有區別的。
另外,當時互聯網電視一體機已經開始普及了,6號令中對這方面的描述基本沒有,在這方面本想繼續使用181號文中的管理辦法,但是沒有想到互聯網電視發展得這么迅速。
規范互聯網電視市場
今年1月,人民網發文三評“套娃會員”,一是不同平臺的會員充值,二是同一平臺的不同端口會員充值,三是區分內容的會員充值。
我們分析了一下互聯網電視的狀況,在一個內容上可能有幾十個收費包,而且這些收費包互相疊加,不是買了A包的東西和B包就不一樣,重疊得很厲害,而且用戶付費的時候,這些包不會都給你列出來,買一個包就是買一個包,都不知道這個平臺有多少包。一個用戶在一個平臺上多次付費,甚至付完費都不知道自己買了哪個包的東西,應該從哪里看。
產生這個狀況的原因非常多,很多時候是電視機廠商內部有好幾個團隊在引入內容,互相之間可能還有競爭,加上有些電視終端平臺對內容管理的意識不到位,導致它的產品非常混亂。集成平臺在這方面確實缺位,管不了這個事情,再加上集成平臺又補充了一些服務包,導致電視上服務包的內容又多又亂。輿論影響很大,群眾感觸很深,看互聯網電視很難。
為什么看互聯網電視很難?很多用戶買電視有一個傳統認知,就是電視機買來打開就能看,這是因為在過去幾十年間,我國一直把人民群眾看電視當做一個很基本的需求來提供。從最早插一根天線就能看電視,到有線電視插機頂盒就能看,都能保證人民群眾打開電視就能看。但是到互聯網電視階段就不一樣了,互聯網電視沒有直播,所有的引導就是為了收費,賣電視虧的錢,要在內容上掙回來,所以用戶想看內容就非常難了。
我們不認為看電視收費是一個錯的問題,問題在于吃相有問題。明碼標價、說明范圍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是在互聯網電視上一直沒有做到。特別是中老年用戶或者青少年用戶,沒有年輕用戶分門別類、分別篩選的能力,所以構建一種合適的會員體系是很有必要的。
再說一下首頁首屏工程。因為從1月份開始輿情越來越大,管理部門很不滿意,人民群眾的訴求很難獲得滿足,所以我們開了相關治理的會議,強制性地要求全部互聯網電視終端在推薦付費內容的同時,也要推薦免費內容,要盡量多地提升免費內容比例,要求很多內容服務機構要把很多內容拿出來放在首頁上讓用戶看,要設立免費專區,一定要簡化收費會員包,明示收費內容范圍。整改涉及電視、機頂盒、投影機約4億臺。所以大家在電視機上看到的很多都是免費內容,付費的都有相關信息。從2月份治理到現在,目前監測效果還不錯。
當時在推首頁首屏工程的時候,我們也給了簡單的數據說明,調整首屏免費內容推薦比例,50:50,設立免費專區。因為這個市場實在太混亂了,我們要求屏幕左側要有盡量多的免費內容,右側是收費內容。對于重點宣傳的內容可以采用橫幅的方式,沒有重點宣傳的內容,可以把橫幅撤掉。收費和免費一定要明確標識出來,不要讓用戶產生歧義。
整改之后,根據反饋,用戶覺得相對友好了一些,對終端廠商而言又不友好一些,所以也造成了終端廠商在首頁首屏引流收入的下降,從數據上看還是很明顯的。
合法合規開展業務
從符合文件要求來說,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的意義,電視大屏的視聽類應用,應由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組織和審核;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的應用,在電視大屏端應用商店應上盡上,平權服務;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的應用,獨立結算,獨立會員。
因為當初我們說的小集成大服務的平臺理念,對這些服務平臺給予了比較高的權利。但是目前看這種方式是不是合適,后面是不是要調整,都要看政策上的變動。
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的意義,原來一直叫集成平臺,實際上現在我們對集成平臺提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向集成播控平臺的概念演進。集成平臺應主導“用戶、計費和會員管理”“內容和EPG管理”“應用商店管理”。
過去很多年集成播控平臺的權利都“放逐”了,都賣給了電視機終端廠商,所以現在比如套娃收費等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在意識形態管理上的缺失,因為集成平臺在讓渡了權利之后,很多不再是以用戶的收視舒適性為第一導向。此外,電視機、機頂盒、投影儀都是互聯網電視終端。
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從管理要求看,目前就是讓管理回歸本源,整改落到實處。互聯網電視業務生態不健康,用戶投訴多,肯定對行業發展不利。所以現在管理部門決心很大,目前的整改措施都是為過去的錯誤買單。過去大家為了爭奪用戶互相放水,終端廠商在這個集成平臺上獲得的權益,到另外一個平臺上它說我給你更多,于是就把電視機接到另外一個平臺上了,誰放水放得多就跟誰干,誰分成分得多就跟誰干,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業務發展看,就是短期陣痛和長期繁榮的問題。有很多人認為管理過多會對現在已經不太景氣的電視機市場有影響。實際上,我們對這個問題持有另外一種看法。我們認為,很多時候市場不繁榮并不是管理的原因,而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且市場越規范,我們越敢在它上面投放更多業務,如果市場很混亂,更多的業務沒法開展,反而對它是很不好的。
規范的收費方式會讓用戶更愿意為內容買單,當你看到這個市場上的定價非常混亂,而且內容都分不清楚的時候,你愿意一個包一個包地掏會員費嗎?但如果明確告訴你掏了錢,在多長時間享受什么樣的權益,而且在不同終端上都能享用的時候,相信很多用戶愿意為這樣的內容付費,為更多的內容買單。
此外,終端廠商會綁定1到2個集成平臺深度合作,如果綁定太多,會對后面的內容造成很大的影響。要不然用戶買一個電視機,分別對接很多平臺,對用戶很不友好,對電視機廠商也很不友好。將來我們會讓每個平臺都盡量豐富起來,區別就是大家給用戶提供的不同的個性化服務。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