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23日晚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業績全部出爐。
(資料圖片)
過去一段時間來,三大運營商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最新出爐的業績,也沒有讓資本市場失望。
三家的營收、凈利全部實現了增長;新興業務的代表-云計算業務,全部增速超過100%,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業績整體表現穩健
從財報數據來看,中國移動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373億元,同比增長10.4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55億元,同比增長8.02%,基本每股收益為5.88元。其中營收增幅和2021年持平,而凈利增速提升了0.5個百分點。作為萬億級體量的公司,取得如此穩健的增速實屬不易。
在當日晚間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2023年業績要實現兩個突破:第一,收入規模破萬億,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增速可能不到7%;第二,利潤規模2023年可能成為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未來2-3年公司將延續發展態勢,保持收入利潤良好增長。
中國電信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9.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76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相比2021年有所下滑,但必須看到中國電信在2022年研發投入106億元,同比增長了52.3%,三大運營商中研發投入增幅最大。
中國聯通2022年業績表現最為亮眼。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49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創近9年新高;凈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16.5%,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
云計算業務增速均超100%
相比于整體業績的穩健,三大運營商云計算業務跑出了加速度。IDC數據指出,中國公有云市場在2022年上半年規模165.8億美元,同比增速30.7%;Canalys則表示,中國云計算市場2022年是保守的一年,同比增長了10%,約2088億元(基于不同的統計口徑)。
2022年,中國電信天翼云收入達到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移動云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108.1%;聯通云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21%。不僅規模增長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從體量上看,天翼云、移動云也在迅速接近領頭羊阿里云。阿里云2022年營收776億元,同比增長7.2%。
其中,天翼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云和國內最大的混合云,挺進中國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場三強,保持專屬云市場份額第一。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天翼云目標收入達千億。
移動云實現云計算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大突破,截至2022年12月底,簽約云大單超6200個,拉動收入超225億元,央企國企上云項目超3700個。在移動云帶動下,中國移動2022年數字化轉型收入達到2076億元,同比增長30.3%。
實力相對較弱的聯通云,2022年演進到7.0版本,進一步強化“安全數智云”的品牌形象。自主研發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云全棧產品實現100%自研,適配90%以上國產化主流軟硬件產品,滿足客戶國產化需求,全國政務云平臺綜合評分位列榜首。
近日,中信證券發布的《通信運營商行業研究報告》表示,運營商的云計算收入快速增長,行業競爭力和地位顯著提升。預計運營商云計算業務2022年—2024年仍會保持高速增長,收入增速顯著領先于互聯網云廠商。
2023年資本開支兩升一降
展望2023年,我國截止2022年底已經完成5G基站建設超過200萬個,最新數據已經達到238萬個,5G投資的高峰可能已經過去。與此同時,chatGPT等AI應用帶來革命性的產業數字化機會,三大運營商早已提前布局,2023年算力網絡建設將依舊重點投資。
中國移動2023年預計資本開支下降至1832億元(2022年為1852億元),資本開支占收入比也持續下降。其中,5G網絡資本開支830億元(2022年為960億元),預計2023年底累計開通5G基站164.5萬站;算力網絡資本開支452億元,新增投產云服務器超過24萬臺、新增投產對外可用IDC機架超4萬架。
中國電信2023年資本開支990億元(2022年為925億元),將進一步優化結構,其中移動網絡投資315億元、寬帶網絡投資155億元,均小幅下滑;產業數字化投資增加40%,占比38.4%,首次成為最大資本開支方向。其中算力投資195億元,IDC投資95億元。
中國聯通2023年將進一步擴大投資,資本開支水平將達到769億元(2022年為742億元),其中算網投資占比將超過19%、同比增長超過20%。2021年~2023年,中國聯通算力網絡投資占比提升將近一倍。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