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想寫這個話題,耽誤了。
不論男生女生,你覺得做空乘,長得好看重要嗎?實話實說,是重要,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
(資料圖)
與西方相比,我國民航業起步較晚,在剛開始的時候,能坐飛機的屬于經濟條件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群,而當時的空乘人員作為特種行業工作人員,同樣是“人中龍鳳”萬里挑一,論外貌條件及綜合素質自然都不在話下。
而現在,不管是飛出去長見識也好,感覺崗位收入相對較高也好,仍然有無數少男少女懷揣藍天夢蜂擁而至。航空公司可選擇的范圍更大了,報名參聘的優秀姑娘小伙更多了,有相貌條件姣好的,自然在優先選擇之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如果僅說顏值,其實至今也并沒有一個所謂空乘人員統一的標準,不論男女,能做到落落大方已是不錯。
提起空姐,多數人的思想還停留在“飛機上的高級服務員”,只會端茶倒水、發放餐食、吃青春飯,等著嫁豪門大款。其實這都是一種頑固的偏見,是一種不公平的“貼標簽”。
迄今為止,世界民航史上唯一一起成功的水上迫降是美國哈德遜奇跡。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剛起飛就遭遇鳥擊,兩個發動機全部失去動力,被迫在哈德遜河進行水上迫降,而此次迫降,除幾人輕傷,機上人員全部生還,創造了航空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在事后的調查中,我們知道除了當班機長高超的駕駛技術之外,還有三名空乘人員在指揮旅客迅速有序撤離時,發揮了關鍵的作用,而她們的平均年齡將近50歲。
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空乘的培訓都是極其嚴格的,因為在萬米高空中,不管客艙里出現什么狀況,能夠挺身而出的只有這些“飛機上的服務員”。在空乘培訓的生涯中,對于“客艙服務”這項工作的訓練內容實際僅占了很小的比重。
且在我看來,服務是一個將心比心的過程,航空公司只需要告訴我們流程是什么,規則是什么,有心之人自然會盡善盡美,無心的人說再多也沒有用。
而對于“急救”“安全”“生存”等技能的訓練才是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空中乘務員的決定性因素。這幾項也是每年空乘復訓必考項目。
空乘的訓練內容非常繁瑣,比如如何處理簡單的燙傷、凍傷、出血、嚴重一點的骨折、呼吸困難、心絞痛、甚至機上分娩,這都是一名乘務員必須要掌握的,雖然可能飛一輩子都用不上,但只要遇到,那乘務員就必須擔當的起這個責任,挽救病患旅客于危難之中。
而對于“撤離”的考核更是嚴上加嚴,我在每一年的大撤上,當我用最大音量重復喊出那句“低頭,全身用力”時都會眼眶濕潤。
應急撤離考試中有很多的“死亡點”,稍微粗心或過度緊張都極容易碰觸“死亡點”被教員宣布掛科。每次撤離都是一場生命的考驗,如果在真實場景中,因為一句口令錯誤,一個判斷失誤,就有可能會造成更多人的傷亡,飛機不比汽車火車,不管陸地還是水上,迫降真的太可怕。
中國民航有著國際領先的安全運行水平,是因為我們各個民航崗位上有著無數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的民航人,雖然我們的薪酬待遇、生存現狀、職業尊嚴、社會關注度等跟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同行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但我們對民航安全使命的忠誠擔當,絕不會落后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同行。
而作為這個行業中受人矚目的崗位之一,空姐有的絕不僅僅是顏值,當然這不代表漂亮女孩就嬌嫩的擔當不起這個重任,在我培訓和復訓的經歷中,我遇見過不少顏值高,身材好,同時也學歷高、能力強、學習刻苦,訓練認真、不嬌氣、與人為善的女同事,我很尊重她們,也經常向她們學習請教。
這幾年,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從不同渠道看到了有關空乘的一些正能量報道。在飛行中,旅客突發疾病,客艙釋壓,早幾年還有客艙起火等特殊狀況,都在空乘和飛行機組的協調配合下得到了完美的處置。
對于空乘來說,每一次的飛行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可能會遇到不曾預料到的狀況,平日扎實的業務基礎,不斷的訓練、記憶,就是為了讓我們在面對這些突發狀況時全力以赴保護機上每一個人的平安。
這些年,我一直說做空乘,一要有尊嚴,二要有底氣。前者更多靠公司和社會,后者更多靠自己。但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哪怕公司和社會層面我們暫時改變不了,但只要自己努力堅持,成長為一名專業的、優秀的空乘,就一定能收獲更多的尊重,擁有更多的底氣。
從九十年代以東航成功迫降事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緊急迫降》到以川航英雄機組事跡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我們從業人員看過后都能更能體會到,唯有專業,方能在危難時刻力挽狂瀾。
說白了,長得好看雖重要,但在專業方面做得漂亮,才更重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