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后震蕩走低,臨近午間回升,跌幅收窄。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74%,深證成指跌0.71%,創業板指跌0.16%。
(資料圖片)
盤面上,AI熱門股連續兩日大跌,昆侖萬維、寒武紀、三六零等紛紛大跌。厄爾尼諾“登陸”A股,吹“飛”電力、燃氣等概念板塊,桂東電力、深南電A等漲停。
個股方面,高考放榜后刷屏朋友圈的三達膜終止此前三連跌,大漲近5%。
港股方面,市場低開后有所反彈。電力、生物科技、短視頻概念股、影視娛樂股領漲。截至發稿,恒生科技指數、恒生國企指數均小幅上漲。汽車股反彈,華晨中國漲超5%,小鵬汽車-W漲超4%,理想汽車-W漲近2%。5G概念股多數走高,小米集團-W漲超5%,中興通訊漲近3%。
李嘉誠欲“商戰奇襲”300億項目
據媒體報道,正在推進境外債務重組事宜的港股上市公司合景泰富和龍光,似乎遭遇了來自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的“商戰奇襲”。
市場消息稱,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有意收購龍光及合景位于香港的豪宅項目凱玥的部分債權。對此,龍光及合景泰富方面人士均對媒體證實了上述消息。
據報道,龍光和合景泰富曾經將豪宅項目凱玥作為抵押,從匯豐銀行等銀行團隊那里得到了102億港元的開發貸款。目前,銀團計劃出售多數的貸款權益,而長實集團就是其中的一位潛在買家。
據悉,因為存在流動性壓力,龍光及合景泰富兩家房企正處在與債權人就境外債務重組進行談判的關鍵期,凱玥項目成為其與債權人談判的重要籌碼。但正當上述兩家房企按進度進行項目銷售、回款時,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有意從匯豐銀行等銀團處,收購后者擁有的該項目部分債權。
業內人士認為,李嘉誠的舉動除了讓項目可能會被迫易主,還可能會導致龍光及合景泰富兩家房企境外債務重組的整體談判遇阻。
從資產負債率看,長實集團多年穩定在30%左右。2022年末,長實集團資產負債率僅為23.53%,對比2021年進一步下降,顯示長實集團的杠桿策略比較穩健。與一些流動性存在困擾的房企相比,穩健財務狀況及多樣投資組合,令長實集團這類低杠桿地產商可進可退。
“港資地產商算是房地產開發先行者,深知地產隱患所在,也深知高杠桿開發模式不可持續,具備一定的憂患意識,這是他們能在市場上長期生存的重要原因。”一名地產觀察人士稱,“因而在其他地產商陷入流動性危機之際,低杠桿地產商反而趁機跑馬圈地,獲得逆周期的資產收并購機會。”
龍光與合景泰富由于面臨流動性壓力,凱玥成為了重要的談判籌碼,部分人士認為這筆買賣可能有“趁火打劫”嫌疑。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資產收購的角度看,只要符合商業規則,類似收購不存在“趁火打劫”問題。“當前解決房企債務問題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若是收購,適當要關注一些房企債務重組的問題,確保房企債務重組順利推進。”他表示。
高溫引發供應偏緊電力、燃氣大漲
A股電力板塊早盤強勢拉升,截至發稿,桂東電力、深南電A、建投能源、京能電力漲停,皖能電力、豫能控股紛紛大漲。
燃氣股也異動拉升,南京公用直線封板,貴州燃氣、佛燃能源、美能能源、首華燃氣、水發燃氣等跟漲。
港股電力股集體走強,截至發稿,風電概念股金風科技漲超10%,華潤電力、大唐發電漲超5%。
消息面上,近日,華北、黃淮等地迎來今年范圍最廣、強度最強的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氣溫打破歷史同期紀錄。隨著氣溫上升,用電負荷持續攀升。
中電聯預測,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有望達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
當前,市場對于6-7月厄爾尼諾現象關注度較高,火電、煤炭、虛擬電廠、家電等板塊獲機構青睞。
國盛證券認為,今年火電或仍將發揮“壓艙石”作用。火電板塊推薦關注盈利有望改善的區域火電企業、全國火電龍頭、全國綠電運營商龍頭三類標的。此外,持續看好受益于煤電新增和靈活性改造的標的,以及掌握制氫電解槽和火改核心技術的標的。綠電、水電部分標的也值得關注。
三達膜開盤大漲
眼下正值全國多地高考出分,科創板上市公司三達膜因在官微“曬”總經理女兒的高考成績,引發市場關注。此舉亦引發關于上市公司信披和炒作的爭議。目前,三達膜官微已將相關文章刪除。周一開盤后,三達膜股價一度拉漲近7%,截至午間休市漲近5%。
公開資料顯示,三達膜主營膜技術應用(基于膜材料、膜組件和膜設備等產品和技術的應用)、水務投資運營。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23.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10.83萬元,同比下降15.60%。
AI熱門股連續大跌
機構:大概率不是見大頂的信號
人工智能概念今日早盤繼續大幅回調。截至午間休市,當虹科技跌近16%,美亞柏科、昆侖萬維、寒武紀等跌超9%,焦點科技跌停,云從科技、朗瑪信息、三六零紛紛大跌。
對于近期成長賽道的大幅調整,天風證券策略團隊日前發布研報稱,上周的大跌,觸發因素更多是減持、傳統業務較差等情緒和事件性沖擊,沒有基本面短期證偽或者產業周期結束的信號,因此大概率不是見大頂的信號,也很可能不會有太長時間和太大幅度的調整。
從歷史回顧來看,天風證券策略團隊表示,成長賽道單日暴跌超過5%,大多發生在股價上行周期。如果單日暴跌后,股價馬上見大頂,往往是伴隨有產業周期結束的信號。短期基本面預期波動導致的單日大跌超過5%以后,股價調整的時間和幅度較大。而流動性、情緒、事件沖擊導致的單日大跌超過5%以后,股價很快會反彈。
回到當下,天風證券策略團隊認為,上周三TMT板塊的大跌主要是源于昆侖萬維的減持,以及浪潮信息公告半年度經營業績可能同比下降,更多的是來自于情緒沖擊而非基本面發生大的變化,AI大的產業周期推進也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中期維度來看,TMT和科創板是未來1-2年最有可能形成基本面β的板塊,背后是全球半導體周期觸底疊加創新。
港股集運股回暖
今日早盤,港股港口集運股回暖。截至發稿,東方海外國際漲4.15%,報102.8港元/股;太平洋航運漲3.39%,報2.44港元/股;中遠海控漲1.75%,報6.99港元/股。
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今年以來,全球集運貨量同比下滑,但伴隨產業鏈轉移等因素,亞非拉集裝箱量占比提升。展望下半年,預計受益于三季度歐美傳統旺季,全球貨量環比有望增長。運價方面,華泰認為,中東、南美、非洲等市場運價堅挺,其最新運價仍大幅高于2019年水平。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