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莎莎不堪連續6年虧損,選擇關閉21家門市退出臺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許多美妝控最愛逛的莎莎3月底退出臺灣,在市場投下震撼彈,先前麥當勞也易主,改變其對臺經營的策略,不少全球知名消費品牌紛紛撤出臺灣,到底是臺灣市場的問題?還是自身經營的問題?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在臺《商業周刊》雜志撰文指出,這些知名品牌毫不考慮就放棄臺灣,其背后有3種可能,一是,臺灣市場太小或已被邊緣化,像莎莎即表示未來將改配合大陸“一帶一路”布局。
其次,在臺灣市場太難賺錢,這代表消費者結構或廠商經營可能均有問題;最后,廠商沒有快速調整策略,比如說莎莎即無法因應電商及日韓化妝品興起潮流。
黃齊元表示,臺灣市場當然可以賺錢,可惜市場規模不夠大,加上這幾年兩岸關系急凍導致觀光客減少、經濟蕭條,所以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走向兩極化,有些業者很賺、贏家通吃,剩下的就很辛苦。
他提醒,近幾年東南亞市場興起,市場規模及成長速度均相當驚人,當地電商在阿里等業者帶動下,超速發展,新加坡Lazada、印尼Tokopedia都已成為獨角獸。在這種情況下,臺灣作為一個利基型市場,加上政治風險,在這些全球知名品牌心目中變成“可有可無”,做出撤退決定根本無需考慮。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