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從環境、衣著、洗澡、飲食、心理等方面提出建議
今年的高溫天氣來得有點早。這樣的天氣中,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再加上各種湯水進補、不能吹空調、不能洗澡,對于即將臨盆的寶媽以及正在坐月子的寶媽來說,更加難以忍受。天津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醫師于芳從環境、衣著、洗澡、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提示如何在高溫天氣科學坐月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境:保持舒適
妊娠結束后,寶媽們要經歷一個生理性變美的過程,身體會把過多的體液通過汗液或者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所以寶媽們生產完尿多了,也非常容易出汗。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而不是身體變虛了。既然“愛出汗”是生理現象,就要順其自然,保持環境溫度的舒適,不人為產生更多的汗才是明智之舉。夏季坐月子,是可以開空調的,室溫宜保持在26攝氏度左右。為了保持空氣新鮮,建議每4至6小時開窗通風一次,只要做到風不直吹寶媽和寶寶即可。
衣著:清爽透氣
以吸汗透氣面料為首選,市面上的紗布服、莫代爾和純棉服都可以,不推薦吸汗能力差的冰絲材質服裝。在款式上,推薦短袖長褲,不要選擇喂奶不方便的套頭上衣。穿棉質短款襪子。衣服要勤換洗,每天清清爽爽。
洗澡:適時洗澡
能不能洗澡,什么時候洗澡是寶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所有寶媽坐月子期間都可以洗澡。順產寶媽產后3天可以淋浴,剖宮產寶媽產后一周皮膚傷口基本愈合,也可以淋浴。淋浴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洗完澡及時擦干身體,保持傷口干燥。傷口盡量多通風,接觸傷口的衣物最好是純棉制品,避免摩擦后瘢痕增生。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寶媽出現傷口感染或者延期愈合,具體洗浴時間請咨詢醫護人員。
飲食:科學進補
母乳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含有豐富的免疫因子。產后3天,寶媽的乳房會經歷生理性脹痛,如果過多攝入高脂飲食,會造成“堵奶”,所以一定要科學進補。產后前3天,寶媽當以清淡飲食為主,少食多餐。母乳中80%為水分,所以要補充充足的水分,可以喝蝦皮冬瓜湯、五紅湯等。產后一周待乳腺管通暢后,再適當進補高蛋白飲食,比如肉、蛋、奶。但要注意的是,食用魚湯和雞湯時一定要把上面漂浮的油脂除去。
運動: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子宮復舊,利于惡露排出。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寶媽應盡早開始“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腹式呼吸對于腹直肌分離的寶媽確實有效,可以改善大肚腩。
心理:注意調節
由于產后激素水平急速波動,很多寶媽容易出現焦慮、失眠、多愁善感的情況,進一步發展會變為產后抑郁。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寶媽要先學會愛自己,給自己大大的肯定和贊美。新手寶媽肯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可以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多學習,自我成長。新手爸爸也需要多承擔,給予愛人心理支持,幫她分擔家務和半夜喂奶。(記者 劉波)
來源:今晚報
關鍵詞: